12个投资人心理误区 你中了几条?

2024-10-01 10:11 基金期货

  美国金融投资家杰西·利弗莫尔说,在实践投资中,投资者必须提防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提防自己。

  确实,无论是股市中的“一赢二平七亏损”还是基金市场中“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困境,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在投资中很难克服“人性的弱点”,最终造成投资失败。

  国内投资大师,高瓴资本创始人邱国鹭在其著作《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最后一部分,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投资人容易在投资中犯的错误,从而提醒投资者,不要陷入投资心理误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师眼中的投资心理误区。

  第一:家花不如野花香

  作者在研究海内外市场长期投资回报后发现,投资更确定的低估值的价值股回报显著高于高估值的成长股,但投资者却往往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不珍惜已拥有的,而是对未到手的抱有美好想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人性。

  解读:确实如此!因为我们总是希望赚快钱,所以总是对高估值成长股的“暴富神话”充满热情,而对于波动更小的价值股没啥兴趣。最终,在追逐高估值成长股中,只追到高估值,没有享受到高成长。

  第二:过度自信

  作者举例说,在其参加哈佛行为金融学短训班时,教授问了两个问题,你退休时能有多少钱;在座的人退休时平均有多少钱?结果,第一个答案的平均值是3000万美元;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300万美元,基本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值强10倍。

  解读:过度自信是投资的大敌。因为过度自信,我们喜欢去抄底或者逃顶;因为过度自信,我们不断追热点和风口,希望赚到热钱;而正是这种频繁的交易,成为我们投资中亏损最大的原因之一。要拉长持有时间,做长期投资者。

  第三:仓位思维

  一旦买成重仓股,对利好消息就照单全收,对利空消息就不以为然,心理学上叫确认偏误,民间说法叫屁股决定脑袋。有了仓位,思维就不客观,故称仓位思维。

  解读:这一点在市场中很容易看到,重仓了某个行业的投资者,都会从各个维度,为自己看好或重仓行业进行利好解读,而完全忽视其利空因素。毕竟,谁也不想承认自己做错啦。

  第四:锚定思维

  市场中我们总能听到,涨了这么多该卖了;跌了这么多该买啦。这就是典型的以购买价作为“锚”的投资思维。实际上,一个股票便宜与否,看估值比看近期涨跌更可靠。基本面大幅超预期,股票越涨越便宜,反之越跌越贵。

  小金解读:实际上锚定思维无处不在。你去买手包,销售会先让你看一个很贵的包包,给你定下一个“锚”,然后再给你看同品牌价格更低的包包,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很值。这就是利用了人性的锚定思维。

  第五:短期趋势长期化

  某公司去年利润是5毛,今年是8毛,增长高达60%,于是市盈率大涨。很多投资者也会认为这只股票会长期以60%速度增长,行为学称为过度外推。实际上,这种增长可能是周期性的,也可能是阶段性的。是否能够持续增长存在疑问,也是成长股陷阱和周期股陷阱的共性。

  小金解读:很多投资者买“年度冠军基金”,就是典型的短期趋势长期化思维,认为今年的冠军基金,明年大概率还会是冠军。但实际上,基金市场存在“冠军魔咒”,即部分冠军基金今年重仓行业大涨,估值可能过高,第二年的表现往往比较平淡。

  第六:亏损厌恶症

  厌恶亏损是人之常情,不少人股票涨回成本时就抛,亏损就扛着。在买卖股票和基金时不再考虑市场情况、公司财务情况、产业链发展前景等。

  只要亏损就选择性忽略掉该股票或者基金。实际上可能亏损越多回本越难。

  小金解读:如果需要现金,基民往往是赎回盈利的基金,而留下亏损的基金,美其名曰,只要不赎回就不是真亏。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看两只基金的未来表现,毕竟投资投的是未来,不是过去。

  第七:标题党

  投资者往往容易对新闻标题做出过渡反应。例如,日本核事故时某些股票因为能为日本提供少量救灾物资药品而大涨,非典期间也出现过类似事例。

  小金解读:基民也会对短期的事件过渡解读。看见加息新闻,就赎回,降息就加仓。市场短期下跌,就赎回,一旦连涨三天就买入。巴菲特说,就算美联储***艾伦·格林斯潘趴在我耳朵上告诉我未来两年美国准备采取的货币政策,我也丝毫不会改变我的决策。所以说,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不要被短期的热点所影响。

  第八:榔头症

  美国消费股多,适合价值投资;加拿大资源股多,适合趋势投资;互联网赢家通吃,买龙头;休闲服装百花齐放,买成长。差异化产品,买品牌;同质化产品买成本低的。不同国家、不同行业、适合方法应该不同。但人们常生搬硬套同种模式。在一个榔头看来,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钉子。

  小金解读:基金投资同样需要因人、因时而异。市场持续震荡,适合定投;短期投资,适合买债基;长期投资,适合权益产品;稳健投资者,多买固收产品;积极投资者,多配权益;养老理财,可以买养老基金等等。

  第九:选择性记忆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正确决策印象深刻,对自己的错误却记忆模糊,选择性记忆是人脑的自我保护方式之一,也是提高投资水平的障碍。

  小金解读:基金投资中,我们总是记住自己买完就涨,卖完就跌的时刻。从而坚信自己具有“超能力”,总是不断的买卖,结果却是准的时候少,错的时候多,最终亏了钱。还是要以数据为依靠,将基金走势和自己的操作做对比。按时回溯自己的操作,理智投资。

  第十:差点就赢

  买彩票没中,号码与头奖号码只差一点的最痛苦,与成功擦肩而过比从未接近成功更令人难以接受,更令人想再试一次。所以,赌博形式正是包含大量“差点就赢”的设计,才吸引赌徒不惜倾家荡产屡败屡战。投资中,很多垃圾股、庄股以及你只想做个波段赚点快钱就跑的股票,是不是也经常让你有“差点就赢”的经历?

  小金解读:基金投资中,我们总是想着够本就赎,跌够就买,结果总是差一点。这种情况会打乱投资节奏,扰乱投资思路。我们要做的是制定好申购、赎回的收益目标,理智看待短期市场涨跌,不因小失大。

  第十一:羊群效应

  非典抢醋、地震后抢盐,羊群效应无处不在。不管是集体看空还是集体看多,最一致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只有卓尔不群的人才能在高处有如临深渊的谨慎,在低处有仰望星空的勇气。

  小金解读:股神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做一名逆势投资者,但知易行难。往往市场已经处于估值底部区域,你逆势而行去加仓,市场可能还会持续下跌。这就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对市场反转坚定的信心。

  第十二:心理账户

  投资者最常见的心理账户就是把钱分为本钱和赚来的钱,并且对这两部分的钱体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这样无形中就把买入成本作为决策的依据之一。实际上,你是否应该卖出取决于很多因素(估值、品质、时机),但与买入成本无关,因为买入成本不影响未来股价走势。

  小金解读:基金投资中,基民同样会将是否赚钱作为买卖的重要依据。实际上赚钱是最终目的。但基金申购赎回的原则不应该是当时有没有赚钱,而是在未来能否赚钱。拿着一个亏损的基金,不仅是损失了本金还献出了沉没成本。

  实际上,在我们投资中,我们的很多投资行为都是多种心理误区的结合体。比如,不断地追涨杀跌,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过度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总是选择性记忆,只记住了自己过去很行的经历。

  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我们要时刻保持谦卑,提醒自己不要跟着感觉走。正如彼得·林奇所说,投资的诀窍不是相信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是要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得感受。

我们将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以及股票基金新闻,了解更多财经新闻资讯欢迎关注腾赚网。

  风险提示: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点赞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个人理财误区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误区

银行储蓄误区

女性投资理财误区有哪些

同花顺中签可转债怎么查中了多少股?

期权交易中的常见误区

个人投资理财误区

公积金贷款的6大误区

家庭理财常见误区有哪些

家庭理财规划误区有哪些

住房公积金贷款常见误区

在深圳向银行申请贷款几大误区

网贷投资者对银行存管模式有什么认识误区

股指期货的交易误区

女性理财误区

贸易商有惜售心理 花生现价或稳中趋强运行 贸易商有惜售心理 花生现价或稳中趋强运行

投资指数基金 你需要避开3个误区 投资指数基金 你需要避开3个误区

身份证小额贷款不还会怎样 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老年人理财有什么误区?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理财有什么误区?需要注意什么?

广州公积金贷款政策 这几条你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