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编来为小伙伴们解答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和编制脱钩的知识,关于中小学老师的编制会不会取消的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取消教师编制吗?
1.不会,2022年并不会全面取消教师编制。将要取消教师编制其实是我们的大学老师,在取消编制之后采取合同制的方式来保留任教资格,而对于普通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不会取消编制的,主要是为了中小学教育的义务性,为了保证师资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因此,想要报考教师招聘的考生完全可以放心。
2.有些现有编制的中老年教师,可能会担心编制被取消了,需要和年轻教师一起竞争上岗该怎么办?其实也并不需要这么担心,因为现有的编制老师是不会取消的。如果取消,全国编制老师众多,不利于教育的稳定性。
这个政策的实行这意味着未来越来越多年轻的教师都是没有编制的。这个政策目前也在慢慢的推进当中,这个政策实行的过程也是老师和学校只见磨合的过程。其实这么做也是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那些不合格的老师慢慢就会被辞退,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或将全面取消编制改为聘用制,到底是好是坏?
区域均衡问题如何解决?基层教师如何保证?是聘用制好还是“县管校聘”好?
个人认为,取消教师编制,对一二线城市,甚至城镇影响不大,对名校、中心学校影响不大,甚至反过来说可能还有好的作用,其它地区的优秀教师争相往环境、资源更好的学校集中。可是,相反,对于基层、边缘、教学质量不那么有名的学校,失血会非常严重,单向流动的通道会越敞越大,城市、名校的虹吸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基层,尤其是偏远学校,教师力量本来就不足,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在编制的约束下,人心都收不住,再没有了编制的压力,教师全跑到条件好的中心学校、城镇学校、城市学校走了,基层乡镇、村学还会有人教学吗?恐怕除了一些老弱病残,再也剩不下什么人了吧。农村义务教育如何保障?贫困山区的教育如何开展?区域性、地区性教育均衡如何实现?
“县管校聘”政策从2015年、2017年分两批试点,已经有61个试点地区在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县管校聘”教师是有编制的,学校根据规模、学生数等核算出教师编制,聘用结束后对号入座,保证聘用教师占编。“县管校聘”和聘用制一样,同样能刺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又避免了因为编制问题,使基层、偏远地区学校无人可用,无教师可去的尴尬局面。
教师编制取消,是指的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中所说的,取消高校教师编制,实行聘用制,而非中小学教师编制。高校更需要竞争力,而中小学更需要保障,尤其是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的保障。国家花大力气加大对基层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工资福利也向基层倾斜,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均衡问题。如果取消教师编制,全面实行聘用制,是反其道行之,对国家政策的不负责。
教师编制的最大作用在于稳定,进一个人难,出一个人也难,想调动更难,使得很多关系不够硬的优秀教师很难在编制内往更好的学校调动,看在编制的份上,只能无奈继续原地教书。但一旦取消编制,这批好教师立马闪人,哪里工资高哪里去,优秀教师好走,孩子受制于户籍,学区,可没那么容易走,到时候必然是虹吸效应,越好的学校,师资配备只会越来越强,而没钱的,他们的孩子将会在学识水平彻底于精英阶层的孩子隔绝。这个太可怕了,它不属于拼爹,它属于自身能力的绝对碾压,而且你没有任何办法。
为什么目前编制越来越少?
毫无根据的话最好不要乱说,要负责任的。机关事业单位现在的确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招录了大量合同工、临时聘用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分流到各个岗位协助工作,比如交通协警、政务服务窗口、办公室文员、后勤岗位等,很多一线办事的都是临时聘用人员,这个不假。但是要说机关事业在编人员比临聘人员少,就是典型的睁眼说瞎话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临时聘用人员,各地编制、人社和财政部门应该都联合下发过相关的管理规范性文件,对招录临聘人员的经费来源、使用方式等都有明确的限定,其中关于临时聘用人员的岗位设定,原则上要求名额不得超过在编实际岗位的10%。也就是说,一个50人的行政机关如果要招录临时聘用人员协助工作,最多不能超过5个。一旦超过,必须报编制、人社和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才能对外公开招录。而以现在的财政状况和编制限额管理的形势,几乎可以确定相关部门不会允许哪个单位突破常规来招录聘用人员,这是与当下机构精简、节约开支是相背离的。除非是一些窗口服务单位,可能会有突破的情况,但名额在总盘内调剂,一般也不会超过总盘的10%。
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临时聘用人员的情况每年都要接受上级检查,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相关单位和人员是要被问责的。在当下执纪趋严的大环境下,一般没人敢冒这个风险。但是实际上,受机构编制整体限额管理的影响,局部还可能压缩编制,而另一方面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对人员的需求反而比以前更多。一方面在压缩编制,限编限人,另一方面工作又有实际需要,未来对临聘人员的需求缺口会越来越大,客观上需要招更多的临聘人员,如何解决这种供需矛盾,下一步是有关部门急需仔细斟酌考虑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回应取消了教师编制是真的吗?
教师编制已经实行许多年了,现阶段而言,教师编制并不会被取消,关于“教师编制会取消”的消息是假的。
根据有关资料,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始于2011年,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主要内容是: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作为公益二类。
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或机构,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探索“公益”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将是下一阶段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点内容。按照有关方案,将中小学教师的编制归入被“砸”的白名单。
编制教师优势:
第一,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实际操作中,因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同,有些地方教育系统在缴交社保方面只缴交部分,不缴交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无编制人员工资固定,在职称晋升和工龄方面,一般无法保证。近几年虽然在改革,但实际操作中仍然与在编老师存在很大差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师编制
为什么教育局招聘越来越多代课教师,都不入编
教师编制名额有限,代课教师没有参加教师编制考试。
一、参考对象
师范专业可以报考教师招聘的编制。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需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或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具体报名时间,可以咨询当地教育部门。
二、报考大概流程
注:根据各地方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的招考要求。如户籍要求、学历要求和考试要求等。
第一关:网上或现场报名,审核材料。
第二关:笔试,1:4的比例考试,但是每科只录取考试人数的四分之一。
第三关:面试,一般是在继教中心或某个学校,随机抽题目,靠你的应变能力。录取一半。
第四关:学校试讲。这关通常都是2选1了。最后还有体检,如果都合格,你就过了。
三、考试内容
由各地方招聘简章要求所定,一般考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改教育法规等内容,其他还有看所考科目技能要求而定。
四、待遇与无编制人员的差别
1、工资待遇差别,有编制工资高,无编制工资低;
2、福利待遇差别,有编制的有三险一金,没有编制的除了工资什么都没有;
3、稳定性差别,无编制的教师随时面临被炒鱿鱼;
4、有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其他没有机会。如果先找关系进学校教书,入编还是需要考试的。
扩展资料:
教师编制考试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确定你的资格应聘小学教师岗位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小学骨干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聘幼师岗位的须具备师范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应聘中学骨干教师岗位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通话水平均达到相应学科要求。应聘中小学骨干教师岗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程序:应往届毕业生招聘程序:报名及资格初审——笔试——试教——体检——考察(含资格复核)——确定拟聘人选——聘用。
应、往届毕业生: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外语水平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
考试的时间::
没有固定的时间,教育局会按缺编情况,一般在一学年开始前,也就是每年的5到8月份进行教师入编考试。
本文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和编制脱钩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