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官员称若开战美军抵台需1个月 这就很离谱了

2023-09-23 08:24 每日热点

收复台湾的时间点不是美国说了算,而是中国说了算其最大阻力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因为届时会面临西方各种制裁,受益于全球化的富人和中产未必会全力支持武力统一因此如何凝聚共识,一致对外非常重要一、为什么台湾是当代中国国防生死线?。

中国古代最大的外部隐患往往来自北方,特别是在马镫发明以后,骑兵对步兵往往能形成降维打击,中原王朝如欲抵消骑兵的优势,就必须依靠山川之险。燕云地区是中国古代的国防生死线:

在华北平原北部,是一片崇山峻岭,包括燕山山脉和山西北部,也被称为燕云地区这里气候寒冷,粮食产量较低,几乎没什么经济价值,但燕云地区却关系到中原王朝的存亡当其被中原王朝掌控的时候,中原王朝就能在此修筑长城,以很低的成本就能抵抗游牧民族的骑兵。

比如明朝就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大同的长城,多次抵御了北方民族的进攻但当燕云地区被北方民族掌控时,中原王朝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北宋就是这样,由于丢失了燕云十六州,北宋在与辽国的战斗中处于下风,最后只能签署了屈辱的《。

澶渊之盟》,花钱买和平到了北宋末年,面对强大的金国,没有长城保护的北宋毫无还手之力,都城被攻破,中原沦为一片废墟华北平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人口重心,这里地势平坦,人口稠密,虽然有利于发展经济,但一旦敌国骑兵进犯,几乎无险可守。

因此对于华北平原乃至古代中国来说,燕云地区就成了战略生死之地,不容有失丢了燕云的北宋,无论经济如何发达、人口如何充实,都只是待宰的羔羊经济腹地成为战场,宋朝必须募集上百万军队来防守北方,消耗的军费远远超过比修长城的支出。

长此以往,国家岂能不被拖垮?东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防生死线:

如果说古代中国的人国防生死线在燕云地区的话那上个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国防生死线就在东北地区新中国刚成立的时期,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内地的工业化建设离不开东北的支援另一方面,东北是华北的门户,拱卫着首都北京的安全。

东北一旦丢失,不但工业化进程会被打断,敌国军队还能随时对我国内地发动攻击这就是为什么当时保卫朝鲜的重要性远大于收复台湾的原因,只有守住38线,才能为东北争取到战略缓冲地,将战火隔绝在国境线之外,保障本土经济发展。

国防生死线并非一直不变,它不仅取决于地势,也取决于经济重心所在位置。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的人口和经济重心逐渐向东南沿海转移,国防生死线也从东北转移到台湾地区。中国卫星灯光图:

由于海洋经济的兴起,如今东南沿海地区GDP占我国半壁江山,上缴的税收更是占全国80%,成为支撑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主体可以说天下财富、仰仗东南另一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汇聚了中国大部分高科技产业龙头公司,从芯片到新能源,从机器人到航空航天。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东南一隅的台湾,战略价值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台湾被敌国掌控时,就宛如一把尖刀那样抵在中国的喉咙上日后假如中美开战,美军飞机和导弹能以台湾为跳板,任意轰炸我国东南沿海区域,甚至可以威胁到武汉、长沙等内陆地区。

一旦美国决定率先偷袭,最糟糕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将我国高端工业和战争潜力摧毁一旦台湾落入敌手,我国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将沦为战争前线:

与之相反,如果台湾控制在我国手中,那防御线就能大大外推一旦中美开战,美国想要进攻东南沿海就必须先过台湾这一关,这能为我国争取到宝贵的反应时间,有效拦截敌军进犯如果说古代中国凭借燕云地区打造了陆上长城,有效抵御北方民族的进攻。

如今我国要想保障东南沿海的安全,就需要构建以南海—台湾—钓鱼岛—舟山群岛为主体的海上长城,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样国防压力会小很多而且台湾以东是深海,有利于潜艇的隐藏,收复台湾后,美国的航母再难像以往那样大摇大摆开进东海和南海。

可以说台湾是决定中美地缘博弈的胜负手,它不仅是一把东出太平洋的宝剑,也是保卫我国核心区域的盾牌,作用与古代秦国的函谷关差不多,进可攻,退可守对我国来说,台湾不仅是民族情感和历史旧账的问题,也是国防安全的问题。

在我国实力弱小的时候,收复台湾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但随着我国逐渐崛起,收复台湾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二、为什么越往后和平统一难度越大?另一个问题在于,收复台湾的时间不是那么容易拿捏理论上来说,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速增长阶段,武器装备持续更新换代,越晚收复台湾,我国面对美国阻拦时就越有底气。

台湾也掌握着大陆所需要的芯片技术,在大陆芯片产业发展起来之前台湾在电子设备供应链中的作用仍不可替代这也是为什么当下面临美国挑衅,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的原因但晚收台湾也会带来一些风险,第一个风险是和平统一的概率越来越低。

如果了解历史的话,可以发现同样一个民族,只要经历三代人以上的隔阂,文化和身份认同就会越来越低好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混战但此时的老百姓大多都认可汉朝,都希望能匡扶汉室因此大多数诸侯必须打着汉朝的旗号,曹操甚至亲自把汉献帝接过来供养,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老一辈人逐渐离去,老百姓对汉朝的认同度越来越低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也就是仅过去了30多年,中国北方的百姓已经不再认同汉室,而是改称自己叫“魏国人”何曾几时,只要高举“复兴汉朝”的旗帜,就能一呼百应,但到了后来却再也没有几个人响应。

诸葛亮北伐终究成为“知天易,逆天难”的绝唱再比如南宋初期,中原的老百姓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宋人,对烧杀掳掠的金国士兵有咬牙切齿之恨因此南宋刚开始北伐的时候,周边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年轻人也积极踊跃参军,南宋军队几乎不用担心粮草和兵源补给的问题。

等过了30年,当南宋再度北伐的时候,已经没有百姓再帮他们了,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原百姓很多已经不再认可自己是宋朝人,对于这场战争他们大多袖手旁观等又过了30年后,中原老百姓甚至都不再认为自己是汉人,他们以胡人身份自居,大量加入金国军队,帮助其一起攻打南宋。

导致这种身份认知变化的原因,跟制度和经济关系不大,事实上南宋无论人均收入和制度水平均在金国之上,是时间改变了当地居民的认知台湾和大陆也是一样,导致台湾人身份认同变化的,不是制度、经济、文化,而是时间随着时间推移,哪怕有一天大陆成为发达经济体,各方面都能比肩美国,台湾人也会越来越淡化对中国身份的认同。

所谓“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事实上台湾之所以“深绿”地区越来越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台湾本土化意识的兴起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李登辉和蔡英文的出现,更多与社会大环境有关与其说是民进党造就了台湾本土意识兴起,不如说是台湾本土意识兴起造就了民进党。

李登辉和蔡英文之流未必就真的是想搞“独立”,更多是想打着“独立”的旗号捞取选票,搞投机主义罢了这种变化也发生在乌克兰人身上,苏联刚解体的时候,大多数乌克兰人对苏俄文化都很亲切,从文化习俗来看,俄乌之间看不出太多区别,出国旅游的乌克兰人并不介意被误认为俄罗斯人。

但也就是30年之后的今天,乌克兰人对苏俄已经没有太多认同,苏联的记忆被逐渐抹去,亲俄势力也被逐渐铲除尽管同属东斯拉夫人,但俄乌之间却势同水火因此随着时间推移,越往后台湾地区去中国化就会越严重无论我们出台再多“惠台”政策,无论之后台湾是哪个党派上台,这种结果都难以避免。

也就是说,越往后收复台湾所遭遇的“抵抗”可能会越激烈,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就越低事实上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后窗口期或许是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从大陆迁移过去的老一辈人还在,台湾的主流思想还是支持统一但现在来看,台湾社会主流思想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因此尽管不愿意,但我们也只能做好武力统一的思想准备,而且还需要考虑统一过程中可能遇到激烈抵抗的可能因此晚收台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我们有更多的实力去应对美国的干预,坏处是届时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去中国化更加严重的台湾,这不仅会加大收复难度,也会加大战后治理难度。

不仅如此,台湾问题如果一直悬而不解,会像一颗埋在身边的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美国引爆在过去,中美关系尚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还算收敛但现在来看,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破裂,美国就会反复打“台湾牌”,利用台湾问题来挑战我国底线,破坏我国稳定大局。

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并非越晚就一定越好结合实际,最理想的结果应该是“以武促统”,借助压倒性的军力,以及岛内“统派”、“反战派”的能量,最终依靠谈判手段实现国家统一这也是曾经北宋统一吴越的模式,这种情况下既不会带来太大伤亡,又能避免给西方落口实。

但由于台湾搞的是“选票***”,台湾的政客宁可牺牲岛内利益也要通过强硬口号捞取选票,因此对“以武促统”也不能抱太高期待三、各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美国台湾问题的背后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又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关系,因此台海形势与国际关系有一定关联,需要考虑各国真实立场。

对于美国来说,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它是最希望维持两岸现状的,曾经美国对台独势力其实是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道理很简单,美国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因为这会导致中国在东亚地区实力占上风,甚至能将力量投射到整个西太平洋地区。

台湾卡在日韩外贸航道关键位置上,一旦大陆收复了台湾,就能捏住日韩命脉,日韩就得重新考虑在中美之间站队的问题,这是美国人不愿看到的美国一直希望破坏中日韩一体化进程,其最关键的两张牌就是“台湾牌”和“朝鲜牌”,这是中日关系和中韩关系很难和解的重要原因。

所以收复台湾,是推倒美国东亚霸权多米诺骨牌的第一步但在过去美国也不愿意台湾独立,因为台独意味着大陆将被迫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用武力手段开启统一战争,届时中美就有可能爆发热战作为世界霸主,过去美国并不希望和中国开战,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体量且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哪怕是90年代中美实力最悬殊的时期,美国都没有信心以很小代价取胜。

无论战争结果如何,战后美国实力都将大大受损,面临严重的通胀和债务的问题,这无疑会给欧盟、俄罗斯等竞争对手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因此在90年代至10年代,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不独、不统、不武”的台湾,这也是马英九提出的政策。

这样既能遏制中国大陆,又能避免与中国大陆爆发军事冲突,这也是美国反对台湾“拥核”的原因但到了20年代,美国的政策思路可能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特别是拜登上台之后,其“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就是策动两岸对立,在欧洲引爆乌克兰局势,在东亚引爆台海危机,同时削弱中俄德法等对美国有威胁的国家。

当前中美差距最大的领域之一可能就是军事方面,特别是远洋海军,在尝试通过经贸、科技、金融、意识形态等手段遏制中国崛起未果后,美国可能会认真考虑动用军事手段来遏制中国崛起否则再过十年,等中国形成足够的航母战斗力后,美国就再没有机会了。

因此在台海问题上,美国变得越来越强硬,可能从“维持两岸现状”转向“支持台独”,试图靠策动台湾独立,或向台湾重新驻军等方式,来挑战中国大陆底线,逼迫中国大陆在现阶段与美国决战日本日本在台海局势的态度非常微妙。

一方面,日本希望台海乱起来,因为如果中美开战的话,日本就能趁机实现“国家正常化”,摆脱二战战败国身份带来的束缚另一方面,日本也不希望看到大陆收复台湾,届时日本的外贸生命线会被卡在中国手里,日本将任由中国拿捏。

更关键的是,一旦台湾被大陆收复,那日本就会成为中美博弈的下一个战场,被环岛巡航的将不再是台湾,而是日本这也是为什么波兰愿意大力支持乌克兰的原因,一旦俄罗斯占领乌克兰,波兰就会沦为欧俄之间的下一个缓冲国在90年代至10年代期间,美国更支持国民党,日本更支持民进党。

美国更支持国民党是想维持“不独、不统、不武”的政策,日本更支持民进党是想策动台湾独立,以此挑起中美大战对日本来说,中美都是敌人,作为夹缝中生存的国家,只有挑起中美战争,日本才能浑水摸鱼,再次走向“复兴”。

因此在台海局势上,中美日关系错综复杂,中美、中日关系固然紧张,但日美也是互相猜忌和防范,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反华“炮灰”,日本则希望把美国拖下水,日美都希望对方先跟中国打起来,这样自己可以渔翁得利至于韩国,虽然中韩民间关系较差,但中国却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韩国的外交政策就是“骑墙”,这个国家对台海和南海局势都不感冒,既不希望得罪美国也不希望得罪中国。

它只担心一旦中美开战,朝鲜半岛会不会被卷进去因此韩国的真实立场反而是希望台海局势维持稳定俄罗斯和印度中印俄关系也很复杂,中俄是合作关系,中印是敌对关系,但印俄却是合作关系在冷战中后期,苏联一直试图通过印度和越南来遏制中国,因此大量向印越提供先进武器。

另一方面,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印度,都有望在中美冲突里获得巨大好处,在某种程度上,俄印很乐于看到中美爆发冲突试想一下,如果中美围绕台海爆发热战,那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必然暴涨,俄罗斯会大发横财另一方面,中美冲突,会使美国被迫收缩在欧洲的战略部署,俄罗斯就能获得更多生存空间。

特朗普时期中美关系恶化、美俄关系走近就是如此印度就更不用说了,印度或能成为中美冲突最大赢家为什么2017年和2020年中印会发生地缘冲突,就是因为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试图将国际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去,作为世界上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希望通过对华强硬来向美国递交投名状,以承接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中低端产业。

如果未来中美发生热战,印度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利用中美分身乏力的机会,大举进攻巴基斯坦,彻底打垮巴基斯坦,解决后顾之忧,之后就能全力对付中国另一种选择是闷声发大财,由于中美开战后国际资本会大量撤离,那印度就能成为较为安全的避风港,它就可以大量承接跨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国际订单,从而加速实现工业化。

与日本一样,印度虽然希望中美打起来,但却不希望中国大陆成功收复了台湾道理很简单,一旦中国完成国家统一,就能避免在台海和青藏高原两线作战的困扰,届时中国能把更多资源投入陆军建设,以应对印度的威胁台湾没有回归之前,印度还能在中印边境反复横跳,时不时索取点好处;台湾回归之后,藏南就是下一个要收复的地区,印度将失去左右逢源的可能。

德国、法国和英国欧盟和中国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关系二者在经贸上有密切往来,但在意识形态上互不相容;在地缘安全上基本没有矛盾,在文化属性上又格格不入理论上来说,德国是欧盟里面最愿意跟中国搞好关系的大国,因为中德没有太多历史仇恨、没有领土纠纷、经贸上高度互补、也共同想打破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

但受制于意识形态,中德在官方层面的合作又是审慎而克制的,德国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也很复杂一方面德国乐于见到一个经济上强大的中国,因为这不仅能带来贸易上的好处,也能削弱美元霸权另一方面德国又担心中国在军事上的崛起会对所谓的“民主”秩序构成挑战。

但总体来看,德国是西方里面为数不多可以争取的合作对象法国与德国类似,与中国合作多于竞争但中法经贸规模不及中德,而且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法国更喜欢强调西方价值观,并在世界各地炫耀军事实力,这经常会给中法关系制造障碍。

以德法主导的欧盟,在台海乃至中美问题是是非常纠结的它既不愿意看到一个经济上被削弱的中国,也不愿意看到军事上崛起的中国;既希望中国能在东亚地区牵制美国,以为欧洲独立争取更多空间;又不希望中国能真正崛起成世界一极,因为这会导致白种人在世界相对地位的下降。

至于英国的话,由于英美对搞乱欧洲有着共同的诉求,因此英国大部分外交政策几乎追随美国但作为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英国在台海问题上却有别的想法它不希望美国被卷入东亚冲突,因为这会导致美国放松对欧盟和俄罗斯的限制,一旦欧洲大陆统一,将是英国的灾难。

同时英国也是很看重商业利益的国家,因此经常会违背美国意愿与中国开展一些经济上的合作,比如2015年带头加入亚投行总而言之,大陆收复台湾最大外部阻力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印度至于欧洲国家,无论是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无论它们嘴上怎么说,亦或是派飞机和军舰窜访,都是在虚张声势。

当中美真的打起来的时候,它们只会利用这种真空期浑水摸鱼,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不必太担心欧洲人会出兵台海,因为它们自己会先打起来四、收复台湾的最大的挑战对我国来说,收复台湾的最大挑战,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俄罗斯为什么敢对乌克兰开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俄罗斯经济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俄罗斯完全不用担心能源和粮食供应短缺的问题在经历了2014年之后西方多轮制裁后,俄罗斯在经贸上对西方的依赖度已经大大下降俄罗斯对西方最大的出口项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两块被国家牢牢掌控,曾经的私人寡头早就被打倒。

因此俄罗斯已经无所谓跟西方脱不脱钩,西方不买俄罗斯的能源,那没关系,它可能卖给中国和印度,无非是少赚点钱;西方不向俄罗斯出口日用品,那也没关系,无非是生活质量下降点,忍几年还是可以做到的在发动俄乌战争之前,俄罗斯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该抛的美债甚至美元基本抛售完,储备了大量黄金和人民币。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本土的西方派,或者说试图推行自由经济的那些人,早就被打倒,舆论机器被国家掌控,在对欧美强硬这一点上,国内形成高度共识但我国现阶段是否做好了与西方脱钩的准备呢?在供应端上,作为人均资源较少的国家,我国的部分粮食和矿产仍需要进口,比如大豆、玉米、牛肉、石油、铁矿、铜矿等;以及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芯片、机床、发动机等。

一旦因为台海冲突与西方脱钩,我国供应链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工厂就只能暂时停工在需求端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我国不仅赚取大量顺差,也能通过外贸创造了数千万个就业岗位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很多都与对外贸易息息相关。

西方虽然与我国***关系不好,但在经贸上却是我国商品最大的买家,预计今年我国将向西方出口十万亿元的商品一旦我国与西方经贸脱钩,损失的不仅是贸易顺差,更是大量就业岗位,这种代价不容忽视朝鲜战争的时候,我们勇于向美国亮剑,因为那会我国一穷二白,本来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但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对美政策要权衡的利弊也越来越多在对台甚至对美政策上,大陆这边也存在不同观点富人和大城市中产可能并不是那么愿意与西方切割,因为还想趁和平年代的机遇多赚点钱,因此偏向于鸽派非外贸行业的普通人与西方没有太多利益牵连,特别是中西部三四线城市或乡县地区的居民,因此更偏向于鹰派。

鸽派和鹰派的分歧,更多是现实问题而非道德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参考俄乌战争的经验,美国一定会在台海战争爆发后鼓动西方与我国经济脱钩,不要低估英美的舆论宣传能力,也不要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大一统被视为神圣的使命,历朝历代均以追求国家统一为己任。

但在西方,所谓的地方自治、市民自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因此西方很难理解我们对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诉求,它们可能宁可牺牲经贸利益也要对我国发动制裁,就像欧盟民众宁可挨冻也要与俄罗斯切割一样,世界会被强行划分成东西方两大阵营。

届时,我们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抚那些因为与西方经济脱钩而利益受损的群众,避免内部出现路线分歧,凝聚共识,一致对外当然与西方脱钩的风险并非无解,前提是我国经济利益与欧盟绑得足够紧,使欧盟完全离不开中国,只要欧盟不愿意跟中国切割,那美国也不会单独与中国切割,因为这样一搞伤害都落在它头上。

但目前来看欧盟还没有到离开中国就过不下去的地步,因此短期内不能指望欧盟政客会为了经济利益而搁置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另一种解决方式就是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降低外贸依赖度。

但当前制约我国内需发力的,主要是居民收入端,这又涉及到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机制的问题,可以说任重而道远五、收复台湾后的治理问题鉴于两岸实力对比过于悬殊,从技术手段来说收复台湾本身应该不是件很难的事情,难的是收复后的治理问题。

无论是“武统”还是“和统”,收复后均要处理与岛内本土派居民的关系过于宽松的政策,可能会纵容岛内绿营势力,同时也会引起大陆居民不满;过于严格的政策,可能会引起岛内反弹,并给西方提供舆论素材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加速两岸的融合,特别是文化上的融合。

一个办法就是两岸人口置换,把一部分大陆人迁移到台湾,把一部分台湾人迁移到大陆,以加速文化融合首先建议把台湾岛设为直辖市,台湾人口仅2000多万,面积仅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和面积均不及重庆把台湾设为直辖市,有利于中央直接管理。

之后再把大陆这边的一部分央企、高校、医院搬过去,这样既能缓解内地的大城市病,又能向岛内迁移上百万的人口,并创造几十万的就业岗位如果届时两岸高铁能修通的话,这种搬迁能更快由于年轻人是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也是观念转换最快的群体,因此年轻人之间的迁移更为重要,这里主要考虑高考和就业政策。

一方面,大幅增加台校招收大陆学生的比例,鼓励大陆学生到台湾上大学,使台校的大陆学生占比超过70%;另一方面,大量增加陆校招收台湾学生的比例,争取让大部分台湾籍学生到大陆上大学同时放开台湾居民在大陆落户条件,也放开大陆居民在台湾落户条件,并鼓励双方通婚。

在就业政策上,鼓励陆企招收台湾籍员工,鼓励台企招收大陆籍员工,并设置一定比例要求如此一来,大陆和台湾之间就能形成有序的人口双向流动按照此法实施,只需十年就能有数百万大陆人涌入台湾,有数百万台湾人涌入大陆,台湾的本土文化就会逐渐稀释、最终与大陆融合,两岸之间的文化隔阂很快就能破冰。

正如北京和上海一样,作为一个移民地区,本土文化一定会让位给移民文化用开放打败保守,用交流打败封闭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洋恺宏观》

点赞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起亚: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 8月份销售增长62%

奔驰在华形成数月保持30%同时 也实现了42个月持续增长

纵观今年前8个月吉利汽车销量 已现“芝麻开花节节高”事态

“10月15日起 停发美军工资”!美政府继续关门 特朗普宣布大规模裁员:将以民主党人为主 “10月15日起 停发美军工资”!美政府继续关门 特朗普宣布大规模裁员:将以民主党人为主

白宫启动政府停摆期大规模裁员!美军军饷能否发放成下一个焦点 白宫启动政府停摆期大规模裁员!美军军饷能否发放成下一个焦点

公积金交了6个月能贷款多少钱? 公积金交了6个月能贷款多少钱?

补财库3个月后财运到是怎么回事?哪些人需要补财库? 补财库3个月后财运到是怎么回事?哪些人需要补财库?

全球美军将领下周罕见集结 细节曝光 全球美军将领下周罕见集结 细节曝光

网商贷一定要借12个月吗?原因分析!

还完寿生债3个月后见效是怎么回事?要还多久? 还完寿生债3个月后见效是怎么回事?要还多久?

连涨19个月 杭州房贷利率依然坚挺

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2100万辆 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2100万辆

财经聚焦丨延续平稳增长,外贸何以应变?——解读我国前8个月进出口数据

公积金是不是封存6个月就可以取? 公积金是不是封存6个月就可以取?

淘宝贷款随借随还6个月利息是多少

今年前10个月济南市存贷款增势良好

车险提前2个月买最便宜吗 车险是否越接近到期越便宜 车险提前2个月买最便宜吗 车险是否越接近到期越便宜

同程借钱逾期4个月有影响吗? 同程借钱逾期4个月有影响吗?

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维持个位数

1个月小孔雀鱼能长多大 1个月小孔雀鱼能长多大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